什么是人工性荨麻疹
人工性荨麻疹
又称皮肤划痕症,是患者对外来较弱的机械性刺激发生生理性反应的结果。正常人约有5%在皮肤被搔抓损伤后出现风团,异常重化或反复划痕出现风团者可达25%,这种现象是一种生理性变异,不属于病理性皮肤划痕症。皮肤划痕症的典型表现是“划痕”反应:用牙签之类钝硬物的尖端在皮肤上划写,划处渐现红线、红晕和水肿三联反应。
表现出清晰的线状隆起风团,瘙痒剧烈,越抓越多,可沿抓痕分布,甚至融合成大片风团,而别处无风团发生,停止搔抓或入睡后可很快消失,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仅少数患者可先突然出现风团和剧痒,然后表现出划痕症的特征,因此亦称之为症状性划痕症。
此病以躯干部症状明显,四肢等暴露部位较轻,腰带和紧衣边、皱褶压迫处常在晚上松脱衣服后开始发作。病情严重者用手指在其皮肤上写字,即刻显出笔画高起的字形,甚至用眉笔描眉都可致眉弓、眼睑水肿。
根据划痕后风团反应出现的时间,可将此病分为速发和迟发两型,前者即指一般的症状性划痕症,于划痕后数分钟发病,后者于5~8小时发病。划后15秒,于划痕处发生红色线条,是皮肤内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起毛细血管扩张所致;划后30秒,于红色线条两侧发生红斑,由小动脉扩张引起,是一种轴突反射,麻风损害处不发生这样的红晕。
划后1~3min,于划过处发生隆起,呈苍白色、风团样线条,这是组胺作用、毛细血管扩张、液体外渗有关。临床表现常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患者皮肤对外界机械性刺激非常敏感,皮肤上通常无风团,任何形式的机械刺激(抓、擦、刺、压)后,受刺激局部在50~秒后即可发红,3~5分钟后即起风团红晕,并在10~15分钟达到高峰,且在30分钟至3小时内完全消退,不留任何痕迹。
但少数患者由于长期反复搔抓,可产生轻度脱屑,皮肤粗糙,色素沉着甚或小结节。②可发于任何年龄,无明显发病原因。
部分划痕症患者中可发现胃部不适、嗳气等胃肠道功能障碍及外阴白色念珠菌等真菌感染,部分与芥虫感染、肠道寄生虫及甲状腺功能亢进、妊娠、停经、糖尿病等体内激素水平改变有一定关系,少数与神经功能障碍、家族遗传等有关。
也可由药物引起,特别是青霉素为最常见的致敏原。也有认为与皮肤肥大细胞存在某种异常功能有关,而肥大细胞数量并不增加。③病程不定,可持续数月或长期存在。④有极少数皮肤消退半小时至3~6小时后,风团反应又在原位出现,并可持续至48小时,此称延迟行性皮肤划痕症。本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发病5年以上者仅占总发病率20%,发病10年以上为10%。
延迟性皮肤划痕症
在划痕刺激后5~8小时才出现风团与红斑,并可持续24~48小时,有的患者亦同时有即刻型皮肤划痕症。迟发型皮损不只是一条,常沿划痕形成小段或点,损害较深或宽,甚至向两侧扩散成块。皮损不痒,而伴有烧灼感或痛感,往往伴有压力性荨麻疹,与症状性划痕症相比,处于另一极端,非常特殊。
各种划痕症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一种或数种荨麻疹或血管性水肿同时存
在。Baughman等发现大部分患者与真菌产物有关,如足癣、抗生素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