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后关爱(PAC)项目简介
成立时间:年9月24日
发起单位: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
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
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
人民日报·人民网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
项目目标:降低意外妊娠人工流产数量和重复流产率,尤其是流产后一年内的再次人流。
项目宗旨:本项目旨在全国范围内的医疗机构中设立一批PAC优质服务示范门诊,通过制定并实施“流产后关爱(PAC)优质服务”标准,建立标准化的PAC服务模式,规范化流产后服务流程,为流产后女性提供科学的避孕宣教和咨询服务,促进高效避孕措施的落实,并减少重复流产的发生,提高育龄女性生殖健康水平。
项目性质:“关爱至伊·流产后关爱(PAC)项目”是一个公益项目,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和人民日报·人民网联合发起。并同期成立“伊爱基金”作为支持,以《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指南》为指导,在全国范围内促进开展PAC医院建设工作。
主要内容:
1、流产后关爱(PAC)医院伊爱基金给予1-3万元现金资助。主要用于完善服务流程、补充必要的工具、加强人员培训和完善随访等方面。
2、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和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联合颁发PAC医院牌匾。
3、申报流程、评审标准、申报表格可从官方网站下载或来电索取。
PAC背景介绍:
流产后关爱(即Post-AbortionCare),简称PAC。根据WHO的指南,PAC的核心成分包括流产并发症的医疗服务、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PAFPS)、流产后咨询服务、流产后社区服务以及流产后生殖健康综合服务。它是一种标准化的医疗服务流程,通过一系列的服务,来向大众,尤其是前来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宣传避孕知识、落实有效的避孕方法。
在PAC体系中,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PAFPS)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PAFPS的关键点在于四个方面:强化“立即避孕”的意识、知情选择合适的避孕方法、立即落实避孕措施和坚持正确使用。至年,全世界已有40多个国家开展了流产后服务项目,而在全面实施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FAFPS)的国家中人工流产率下降25-50%。有国际经验表明,落实PAFPS能显著降低重复流产率,以美国为例,落实PAFPS者1年后正确避孕率较未落实者高出48%,而意外妊娠率则降低了25%。这是因为PAFPS采用了一对一的咨询、男伴教育以及药具的提供等方法,有效地让流产术后女性即使采取正确的避孕方式,远离重复流产的伤害。
目前我国每年有-万次人工流产,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重复流产率高达50%,88.2%的不孕不育女性做过人流手术。导致重复流产的原因主要是:年轻育龄人群避孕意识淡漠或对避孕方法的认识存有误解,且我国尚未全面开展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
正因为如此,近年来,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就一直积极倡导在我国推行PAC项目,自从年发起“科学避孕,远离人流”的倡议书至今,PAC项目已有了阶段性的成绩。在妇产科学专家们的努力下,《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指南》已于今年4月发表在《中华妇产科杂志》上,为未来的医疗系统实践提供了规范化的标准和参照。此外,PAC项目还得到了国际健康生殖中心的大力支持,从年起,国际健康生殖中心就参与了欧盟资助的在中国的PAC合作研究项目,为PAC项目在中国的顺利推动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HappyHalloween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