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山西省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素养

九种体质中医养生知识

九种体质中医养生知识是人群及人群中的个体由于先天禀赋、后天生活方式、生存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在机体形态结构、功能活动、物质代谢、心理活动等方面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每个人的体质是不同的,不同体质的人,所采用的养生要点也各有不同,人共有9种体质: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特禀质、气郁质、血瘀质、痰湿质、湿热质。下面我们就来了解自己是哪种体质,是怎样养生的吧。

平和体质定义成因

1.定义: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脏腑功能状态强健壮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

2.成因:先天禀赋良好,后天调养得当.

特征

3.特征:

(1)形体特征:匀称健壮。

(2)心理特征:随和开朗。

(3)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味觉正常,唇色红润,精力充沛,不易疲劳,耐受寒热,睡眠安和,胃纳良好,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有神。

(4)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调养

4.调养:

(1)饮食有节

饮食应有节制,不要过饥或过饱,不要长吃过冷、过热或不干净的食物,粗、细粮食要合理搭配,多吃五谷杂粮、蔬菜水果,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

(2)劳逸结合

生活应有规律,不要过度劳累。不宜食后即睡,作息应有规律,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

(3)坚持锻炼

根据年龄和性别,参加适度的运动。如年轻人可适当跑步、打球,老年人可适当散步、太极拳等。

阴虚体质定义成因

1.定义:阳气不足,失于温煦,以形寒肢冷等阳虚现象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2.成因: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如孕育时父母体弱,或年长受孕,早产,或老年阳衰等。

特征

(1)形体特征:白胖,松软。

(2)心理特征:沉静,内向。

(3)常见表现: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睡眠偏多,舌淡胖边有齿痕;面色晄白,目胞暗淡,口唇色淡,大便溏,小便清长。阳虚体质的人,肌肉不健壮,时感手脚发凉,胃脘部、背部或腰膝部怕冷,衣服比别人穿得多,夏天不喜吹空调,喜欢安静,吃或喝凉的食物不舒服,容易大便稀溏,小便颜色清而量多。性格多沉闷、内向。发病倾向:多寒症,易病痰饮、肿胀、泄泻、阳痿、惊悸。

(4)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寒邪,耐夏不耐冬,易感湿邪。

调养

养生要点:温阳补益气,防腹泻、阳痿等疾病。

(1)食宜温阳。可多食牛肉、羊肉、韭菜、生姜、葱头等温阳之品。少食梨、西瓜、荸荠等生冷寒凉食物,少饮绿茶。

(2)起居保暖,特别是背部及下腹丹田部位,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防止出汗过多,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适当进行户外活动。运动避风寒,冬天避免在大风、大寒、大雾、大雪及空气污染的环境中锻炼。

阴虚体质定义成因

1.定义:由于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以阴虚内热等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2.成因:先天不足,如孕育时父母体弱,或年长受孕,早产等,或后天失养,纵欲耗精,积劳阴亏,或曾患出血性疾病等。

特征

(1)形体特征:瘦长。

(2)心理特征:急躁、外向、好动。

(3)常见表现:手足心热,平素易口干咽干,鼻微干,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少苔。面色潮红有烘热感,两目干涩,视物模糊,皮肤偏干,易生皱纹,睡眠差,小便短,脉象细弦或数。

(4)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热邪,耐冬不耐夏;不耐受燥邪。

调养

养生要点:滋阴,注意甲亢等疾病。

(1)注意食宜滋阴,多吃瘦猪肉、鸭肉、绿豆、冬瓜等甘凉滋润之品,少食羊肉、韭菜、辣椒、瓜子等性温燥烈之品。起居忌熬夜,避免在高温酷暑下工作。

(2)运动勿太过,锻炼时要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不宜洗桑拿。

湿热体质定义成因

1.定义:以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2.成因:先天禀赋,或久居湿地,喜食肥甘,或长期饮酒,湿热内蕴

特征

(1)形体特征:偏胖。

(2)心理特征:急躁易怒。

(3)常见表现:平素面垢油光,易生痤疮粉刺,舌质偏红苔黄腻,容易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心烦懈怠,眼筋红赤,大便燥结,或黏滞,小便短赤,男易阴囊潮湿,女易带下量多,脉象多见滑数。患病倾向是疮疖、黄疸等病。

(4)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湿环境或气温偏高,尤其夏末秋初,湿热交蒸气候难适应。

调养

养生要点:注意清热利湿。

(1)食忌辛温滋腻的食物。饮食以清淡为主,可多食赤小豆、绿豆、芹菜、黄瓜、藕等甘寒、甘平的食物。少食羊肉、韭菜、生姜、辣椒、胡椒、花椒等甘温滋腻及火锅、烹炸、烧烤等辛温助热的食物。

(2)起居避暑湿,居住环境宜干燥,通风。不要熬夜、过于劳累。盛夏暑湿较重,减少户外活动时间。运动宜增强,适合做大强度、大运动量的锻炼。

气虚体质

定义成因

1.定义:由于气虚不足,以气短懒言,精神不足为主要特征。

2.成因:一身之气不足,后天失养,如孕育时父母体弱,早产,人工喂养不当,偏食,厌食,或因病后气亏,年老气弱等。

特征

(1)形体特征:肌肉松软。

(2)心理特征:性格内向。

(3)常见表现:气短懒言,精神不振,易疲乏,出冷汗,舌淡红,胖嫩,边有齿痕,脉象虚缓,面色萎黄,头晕,健忘。

(4)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寒邪、风邪、暑邪。

DAY3

(1)平时多食用益气健脾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鸡肉、香菇、大枣、桂圆、蜂蜜等。少食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空心菜、生萝卜等。

(2)起居宜有规律,夏季午间适当休息,保持充足睡眠。注意保暖,避免劳动或激烈运动时出汗受风。不要过于劳作,以免损伤正气。运动宜柔缓,不宜剧烈运动。

气郁体质定义成因

1.定义:由于长期情志不畅、气机郁滞而形成的以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为主要表现的体质状态。

2.成因:先天遗传,或因精神刺激,暴受惊恐,所欲不遂,忧郁思虑等。

特征

1)形体特征:偏瘦。

(2)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

(3)常见表现:平素忧郁面貌。胸胁胀满,或走窜疼痛,多伴善太息,或嗳气呃逆,或咽间有异物感,睡眠较差,食欲减退,惊悸怔忡,健忘,痰多,大便偏干,小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象弦细。

(4)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不喜欢阴雨天气。

调养

养生要点:防抑郁症、神经官能症、乳腺增生等疾病。

(1)食宜宽胸理气,多食黄花菜、海带、山楂、玫瑰花等具有行气、解郁、消食、醒神食物。起居宜动不宜静,气郁体质的人不要总待在家里,应尽量增加户外活动,居住环境应安静,防止嘈杂的环境影响心情。睡前避免饮茶、咖啡和可可等具有提神醒脑作用的饮料。

(2)宜参加群体运动,多参加群众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如打球,跳舞,下棋等,以便更多地融入社会。

血瘀体质定义成因

1.定义:体内有血液运行不畅的潜在倾向或淤血内阻的病理基础,以淤血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2.成因:先天禀赋,或后天损伤,忧郁气滞,久病入络。

特征

(1)形体特征:瘦人居多。

(2)心理特征:内郁,心情不快易烦躁,急躁健忘。

(3)常见表现:平素面色晦黯,皮肤偏黯,容易出现瘀斑,口唇黯淡或紫,舌质黯有瘀点,脉象细涩或结代。眼眶黯黑,鼻部黯滞,发易脱落,肌肤干甲错,女性多见痛经、闭经、或经色紫黑有块、崩漏。

(4)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邪、寒邪。

调养

养生要点:行气活血,防肿瘤、中风、胸痹等疾病。

(1)食宜行气活血的食物,多食山楂、醋、玫瑰花、金橘等具有活血、散结、行气、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少食肥肉等滋腻之品。

(2)起居不要过于安逸,以免气机郁滞而致血行不畅,保持足够的睡眠,可早睡早起多锻炼。

痰湿体质

定义成因

1.定义:由于水液内停而痰湿凝聚,以黏滞重浊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2.成因:先天遗传,或后天过食肥甘。

特征

(1)形体特征: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2)心理特征:温和,稳重恭谦,和达,多善于忍耐。

(3)常见表现: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面色黄胖而黯,眼胞微浮,容易困倦,舌体胖大,舌苔白腻,口黏腻或甜,身重不爽,脉滑,喜食肥甘,大便正常或不实,小便不多或微混。

(4)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梅雨季节及潮湿环境适应能力差,易患湿证。

调养

养生要点:化痰祛湿,防中风、胸痹等疾病。

(1)食宜清淡。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少食肥肉及甜、黏、油腻的食物,如炸糕、驴打滚。可多食海带、冬瓜、茯苓等。

(2)起居忌潮湿,居住环境宜干燥而不宜潮湿,平时多进行户外活动。衣着应透气散湿,经常晒太阳或进行日光浴。在湿冷的气候条件下,应减少户外活动,避免受寒淋雨,不要过于安逸。运动宜渐进,因形体肥胖,易于困倦,故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长期坚持运动锻炼。

特禀体质定义成因

1.定义: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和禀赋遗传等因素造成的一种特殊体质。包括先天性、遗传性的生理缺陷与疾病,过敏反应等。

2.成因:先天禀赋不足、遗传等,或环境因素、药物因素等。

特征

(1)形体特征:无特殊,或有畸形,或有先天生理缺陷。

(2)心理特征:因禀质特异情况而不同。

(3)常见表现:遗传性疾病有垂直遗传,先天性、家族性特征。胎传性疾病为母体影响胎儿个体生长发育及相关疾病特征。

(4)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如过敏体质对过敏季节适应能力差,易引发宿疾。

调养

养生要点:防哮喘、皮肤疾病

(1)食宜益气固表。饮食宜清淡、多食益气固表的食物,炖汤时可加黄芪,少食荞麦(含致敏物质荞麦荧光素)、蚕豆、白扁豆、牛肉、鹅肉、鲤鱼、虾、蟹、茄子、酒、辣椒、浓茶、咖啡等辛辣之品、腥膻发物及含致敏物质的食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jishop.net/jbjc/15447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