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激动。
-1-
昨天晚上,看到一个消息:
中国计生协:今年开展未婚人群人工流产干预专项行动。
网上很快刷屏了。
很多网友自觉有先见之明,你看吧,我早就说过,这下一语成谶了吧,下一步就是避孕套。
吧啦吧啦,又是一通冷嘲热讽。
我的第一感觉,不对劲,要是当段子说还有可能,大家笑一笑就完了,现实中怎么可能出现呢?
找了下原文:
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年工作要点:
年,要实施生殖健康促进行动,重点解决青少年、育龄人群及其他特定人群生殖健康的突出问题,开展未婚人群人工流产干预专项行动,减少青少年意外怀孕和人工流产,提高群众生殖健康水平。
大家觉得重点在哪里?
生殖健康嘛,这么明显。
为什么这么说,其实你看发布单位性质就知道了:
计生协,不是计生委。
两码事儿。
倡导生殖健康是它的常规工作内容,查了下资料:
年1月,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年工作要点里也有生殖健康工作的工作要求,普及科学避孕和生殖健康知识。
为什么今年加了人工流产的工作内容,那是因为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年)》,要求减少非医学需要的人工流产。
所以,我大概推测一下:
生殖健康一直是计生协常规工作,去年底上级部门布置了新任务,今年工作计划把这个任务加上了,就这么简单。
大家说的那个,计生协还真做不了主,那得计生委发话。
-2-
锅的事情就说这么多。
回到正题。
计生协的工作要点并不是没有看点。
重点其实在后半句:
减少青少年意外怀孕和人工流产。
性行为这个话题大家有点讳莫如深,其实已经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90、00后的性观念比起80后已经比较开放了,具体的社会原因不多赘述,除了社会原因,可能互联网和网文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看个数据:
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初次性行为平均年龄15.9岁。
不到16岁,这个大家可能要惊讶了,其实没有必要,既然是计生委的数据,你想想肯定和早婚有关系,偏远地区满14岁早婚的现象比较多,D音上不是好多这种早婚的网红吗,他们拉低了整个年龄水平。
看完计生委的数据,再看下计生协年做的全国大学生生殖健康调查报告,既然是大学生,应该避开了早婚的因素:
这个数据应该算是比较正常,70%的初次性行为都发生在20岁之间。
年轻人当中,除了大学生群体,还有进城务工群体,工厂里面,避孕意识就更少了。
下面再看人流的数据:
关于人流数量,有两个数据,一个是万,一个是万。
我们还是保守一点,认为在万例左右。
其中,20以下的女性已经成为人工流产的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我觉得这过于书面语了,其实就是人流的主力,而且很多都是多次人流。
这和初次性行为的数据是吻合的。
70%的初次性行为出现在20岁前,而主力的人流的女性年龄也是20岁以下,这就说得通了。
青少年的避孕意识和避孕措施不足。
最后,再来看人流医疗市场。
对了,这里要说明一点,人流数据应该主要采样的是正规医疗结构的人流数据,其实很多民营小诊所也在做这种手术。
为什么小诊所成为很多年轻人的选择呢?
一是比较隐秘,二是收费便宜。
但是,风险也是很大的,小诊所医疗水平,卫生医院,操作不当就会发生医疗事故,轻则造成身体伤害,重则失去生育能力。
所以,看完上面这些,你再回过头来看这句话:
是不是就比较通顺了。
-3-
结语
好多事情,网友都是瞎激动,媒体也喜欢标题党。
其实仔细看看上下文,简单思考一下,就发现事情不是那么回事。
所以,遇到有争议的事情,还是多思考,明显宣泄情绪的观点,直接可以忽视掉。
这种流量导向的趋势,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改善。
能少看就少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