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这个习俗自古有之,是中国自古至今婚礼的程序之一,又称为彩礼、聘礼、财力等。古时候若是双方同意婚事,男方会向女方赠送彩礼作为聘礼,作为想要娶此女的决心,彩礼给女方同样也是向女方父母表示感谢,感谢将女子抚养成人。所以彩礼并不是社会的恶习,只是现在的有些人打着彩礼的幌子,将嫁女变成了攀比和交易。
在我们这个小地方现在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打起了“光棍”,可能不光我们这里这样,现在应该是大多数地区都是这个情况,80年代末到90年代导致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也可能是家族传统影响,男性代表“传宗接代”,农村更为强烈,我生活的这个小村子,自我记事起一直都是男尊女卑、养儿防老、多生儿子好打架的观念。在农村家里没有男孩子总感觉低人一等,说话都没有底气,那时候虽然是计划生育政策严格,但是家里只有女儿的还是会冒着极大的风险再要一个男孩,曾经的小品“超生游击队”就是最好的解释。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也导致了现在男多女少的局面。
事实上“天价彩礼”也是最近这些年才兴起,尤其在农村现在高昂的“彩礼”真的压弯了农民的脊梁,有些家庭不惜借债娶妻。前几年村里娶媳妇基本上彩礼就足够,寓意万里挑一,家庭条件比较好的三家一起发。再买上三金,也不需要到城里买房子,家里有瓦房就足够。最近几年不行了,彩礼上涨不说,还要在县城买一套房子,买一辆10万左右的车子才行,有一条不满意直接不谈了,也可能是现在男多女少的情况造成了这种局面,有些有女儿的父母都认为男多女少不愁嫁携女自重,“高价彩礼”也让一些人变得贪婪自私,嫁女成了变相的拐卖人口!因为男女比例失调,导致女孩可挑选的余地很大,而男人可挑选的余地太小,尤其是农村男人,在这方面天然处于弱势地位。不管是女孩自己还是家人,都希望自己的女孩过得更好一些,总想给他们挑经济条件好一点的老公,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在客观上确实造成了农村光棍比例比较高。
也有的家庭有儿子有女儿,儿女都都适婚年纪,女儿收到的彩礼可能转手就变成了儿子的聘礼。我这里就有一个丈母娘要30万彩礼,小舅子谈了个对象女方要十万彩礼,丈母娘想在女婿这里多要钱好给小舅子结婚买个车,男子在丈母娘家求了好几天,想让丈母娘少要点,家里都是农民,父母积蓄都给男子在县城买房子了,实在拿不出这么多钱,可丈母娘就是不撒口,女朋友表示什么事情都听她妈的。男子一生气直接找到小舅子女朋友(里面什么情况不得而知)反正两个人结婚了,女方还陪送一辆十万轿车。两人现在也很好(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中国人重男轻女已经是成为了一种常态!尤其是在偏远的农村、好似家里要有万贯家财要继承一样不生个儿子感觉就对不起祖宗,在农村或不发达的小城市有多少家庭为了生儿子在孕期就算快要生了,知道肚子里是女儿的情况下也是会选择去人工流产的,这样造成了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这种状况又能怨得了谁?还不都是“你不生、我不生、大家都不生”的自食其果吗?农村光棍越来越多,彩礼是一部分原因,但不是最重要的原因,其实就算女方少要彩礼也很难从根本上把问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