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创业路李加明潜心水产养殖成功创

沐川山高林密,溪河纵横,山青水碧,石洞众多。这里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7.34%,空气特别清新,优越的生态环境和良好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一种跳跃能力极强的动物——石蛙。

说起石蛙,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一种生活在南方的大型蛙类,学名棘胸蛙,又名石鸡、山鸡、木槐(川南)等,因味道鲜嫩甘美、具有滋补和药用功效而享有“百蛙之王”的美誉,深受大家喜爱。

年,在家乡从事泥鳅养殖8年的沐川县大楠镇李子村村民李加明感到泥鳅养殖业竞争越来越大,利润越来越薄,转型势在必然。“野生石蛙资源十分稀少,难得一寻,人工饲养成功的也极少。”李加明正是看准了石蛙的巨大市场,依托沐川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大胆尝试并获得成功,在深山里养起了石蛙,由此开启了他的石蛙养殖之路。

走进离沐川县龙门大峡谷漂流下码头不远的沐溪镇白果村2组石蛙养殖基地,揭开木板只见一只只活蹦乱跳的石蛙极速从木板下跳出,又迅速窜入旁边的水中。“石蛙喜欢栖息在深林、水质清澈、阴凉安静的山沟和石穴里,对环境要求较高,如果没有掌握其生长规律,技术不过关,很难养殖成功。”李加明告诉记者,石蛙除了喜欢“清、凉、静、暗”的环境,还嘴刁,只吃活物,尤其爱吃黄粉虫。为此,李加明专门在石蛙棚外建了一个小屋,自己饲养起了黄粉虫。

“目前,我这个基地里有石蛙5万多只,平均每年销售商品蛙在斤左右,加上一些幼苗销售,一年产值还是有40多万元。”李加明告诉记者,六年的石蛙养殖,他也并非就一帆风顺,期间也经历了很多的困难和挫折。创业初期,李加明把外出务工积攒的资金2万多元用来购买石蛙种苗进行养殖,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石蛙不适应新的生活方式,跑的跑,死的死。“当时有点心灰意冷,但转念一想,如果养殖技术突破了,一定‘钱景无限’。”虽然初次尝试便血本无归,但李加明没有放弃,他外出学习技术,认真了解沐川水质、气候。经过几年来的摸索,李加明突破了一个个养殖技术难关,蝌蚪和幼时成活率大大提高。

在立足沐川生态优势养殖石蛙的同时,李加明还逆“寒流”而上,养殖生态娃娃鱼(大鲵)。娃娃鱼是沐川的特色养殖之一,近年来,由于娃娃鱼消费市场的萎缩,很多养殖户退出了该市场。“现在有人喂饲料,成本虽然降低了,但品质与味道却丢失了。”为此,李加明特地选择了位于沐川龙门大峡谷漂流上游的一个山洞进行生态喂养。

走进沐溪镇龙门村原本一条废弃的矿洞内,打开手电筒记者看到,一排排标准化的养殖池呈一条线排开,一群群小鱼溪水里游来游去,一只只娃娃鱼静静地躺在水池里,偶尔抬头捕食游过的小鱼。“这山洞常年恒温,水质非常好,娃娃鱼全部吃活鱼,所以娃娃鱼肉的品质非常生态、美味。”三十岁出头的李加明一边清洗水池一边告诉记者,“最多时养过多条,目前这洞里还有多条。”

“虽然我养殖的娃娃鱼比市场价格贵,但仍然供不应求,要想品尝得提前预定才行。”展望未来,李加明信心满满,“只要依托沐川良好的生态优势,坚持生态喂养,保证鱼肉品质,就会赢得市场的青睐。”

“现在我的水产养殖技术这些算是基本上路了,从最初的泥鳅养殖到如今的石蛙、娃娃鱼及瘦身鱼养殖,十几年的返乡创业之路,其中的酸甜苦辣我也几乎尝尽,虽然创业之路饱含艰辛,但是现在我们一大家人能天天一起快乐生活,也算是一件比较幸福的事。”谈到如今的幸福生活,李加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编辑:杨宝校对:罗岚审核:李维富副监制:李娇郑刚监制:唐伟图文来源:沐川县融媒体中心袁秋蒲留洋杨宝祝玉平

草龙故里生态沐川

l感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jishop.net/jbjc/15439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